“火凤凰”洒下流光溢彩,盘旋于辽宁沈阳博物馆的穹顶,将城市文化底蕴以数字光影的形式呈现。这是步入沈阳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场景。
近年来,沈阳越来越多的文博场馆通过实施数字化展陈、云上展馆建设、智慧博物馆建设等,将精品文物与现代科技结合,为展览注入新活力。
“妈妈快看,这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到的《四库全书》,没想到完整版的内容这么丰富。”在沈阳博物馆二楼展厅内,中学生李梓豪翻看着数字版《四库全书》,感到十分惊讶。
光影交错、明暗波动,晕黄烛影映衬的书中字句,呈现出细微却厚重的历史痕迹。参观者可在穿插其间的3个交互式电子屏幕上翻阅此前珍藏于沈阳故宫文溯阁、7.9万余卷的完整版《四库全书》。
“这种数字化展示方式不仅让这部庞大的文献得以直观呈现,通过智能检索和浏览功能,还可以让观众方便地查找和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,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一文化遗产,促进相关文化的传承和普及。”沈阳博物馆宣传文创部主任金恒薇说。
在沈阳博物馆多媒体数字悬浮技术智慧导览设备前,“00后”观众陈思萌触摸着悬浮在空气中的虚拟按键,上方屏幕则呈现出“霁红梅瓶”,且可以顺着手指方向转动、放大、还原。“屏幕上文物细节显示得淋漓尽致,就连传统展陈中看不见的瓶底印字,也都清晰可见,新技术真厉害。”陈思萌说。
这样的数字化呈现在沈阳博物馆内还有很多。全息影像再现7200年前新乐人的日常狩猎生活;投影技术让“大十面”石碑上模糊不清的碑文再现;“盛京十二时辰”的场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清代社会的风土人情……这些虚拟现实、全息投影等数字化展陈方式,激发观众对沈阳历史文化更强烈的认同感。
2021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的沈阳博物馆,以多项国际先进、国内领先的沉浸式体验装备技术,全面反映与展示沈阳地域历史文化。据工作人员介绍,场馆运用无屏悬浮显示技术和空间定位技术、阿尔法显示技术、1:1真人比例全息显示技术等科技手段,使文物和艺术品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,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和交互体验。
6月8日,全国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主场活动将在沈阳举行。届时,以“创新科技”讲述中华文明之源的“文明之光——红山·良渚与中华文明”主题展览,将在沈阳博物馆与观众正式见面。展览将展出文物260余件(组),空间的视觉设计取自红山之“山”、良渚之“水”,充分利用动态陈列、复原陈列和数字化陈列等手段,设置全息无边界显示屏幕、牛河梁女神庙数字档案、文明常青树观众互动等展项,增强展览的观赏性、趣味性和体验性。
“我们将运用文物摄影、三维扫描、分析检测、影像修复等技术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,大力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,还将陆续推进珍贵文物档案数字化,加大藏品基础信息开放力度。”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至2025年,沈阳将完成沈阳故宫博物院、“九·一八”历史博物馆、沈阳博物馆、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、张学良旧居陈列馆、辽宁古生物博物馆6家博物馆数字化建设,在数字技术加持下,让文物不再“束之高阁”,以新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守护城市文明根脉。
了解更多旅游信息,请登陆:泉州西湖假期旅行社
公司电话:0595-22176648、28892188 |